近期,“财政史学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塈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年会在中山大学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财政史研究的多个核心议题,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对话。《财政监督》杂志社作为特邀参会代表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远根致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财政史专委会面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将积极开展工作,推动财政史研究再上新台阶。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教授指出,财政史专委会是一个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次年会将有助于融合实证基础与理论架构。
本次年会共设两场主题报告。第一场由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申学锋研究员主持,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厦门大学张侃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魏文享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付志宇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刘晓泉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第二场由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健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马金华教授、厦门大学焦建华教授、宁波大学雷家琼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申斌副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童光辉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于广研究员作主题报告。聚焦“财政史学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众专家从制度、思想、文化等不同维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会议还设置了“中国古代财政史”“中国近代财政史”和“中国当代财政与外国财政史”三个分会场,共计15个场次。与会学者围绕财政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古今中外财政制度演变、税收政策实践等多个议题,从理论、方法、史料等多层面入手,致力于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发展规律与治理智慧,为构建根植于中国历史实践、体现时代特征、融通中外理论的财政史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财政监督》受邀在“中国近代财政史”分会场作为评论人之一对报告文章作了评论,并就相关话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通讯员 王光俊)

收藏本站


